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新医学》 > 20184
编号:13592767
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玻璃体切割手术时机对预后影响的初步探讨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8年4月1日 《新医学》 20184
     【Key words】 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; Timing of vitrectomy; Retinal detachment

    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(ARNS)是由疱疹病毒属感染引起的一种坏死性视网膜炎,该病进展迅速、预后差,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。由日本学者Urayama等(1971年)首次报道,1978年被正式命名。该疾病使视网膜结构坏死、破坏、形成裂孔,从而造成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丧失。由于相当一部分患者首诊时已出现视网膜脱离,接受玻璃体切割+硅油内填充术后视力恢复不佳,大部分为硅油依赖眼,因此对于还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的ARNS患者如何尽可能的防止视网膜脱离是提高该病预后的重要因素。近年来玻璃体切割术的广泛开展使得ARNS并发的视网膜脱离治疗取得长足进步,复位成功率大幅提升,但较多数患者需要接受多次手术,且对于ARNS并发的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并不能提高ARNS最终视力。本文就对于玻璃体切割术治疗ARNS的时机选择是否可以改善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。

    对象与方法

    一、 研究对象

    回顾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符合1994年美国葡萄膜炎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的ARNS患者19例(19眼)[2]。其中男14例14眼(73.6%),女5例5眼(26.3%);发病年龄26~65岁。分为病例组1(视网膜脱离后手术组15例15眼):其中术前已明确伴有视网膜脱离12例(12眼) ......
上一页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444 字符